作者序
“靈感是漫漫長夜的極光”,出自一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感言,讓我深有同感,若沒有漫漫長夜的堅持,靈感不會瞬間憑空而來。
當開始體會針灸可以調控一個人真正的主人(Command the real boss of your body)的那一刻起,我知道自己的針灸生涯進入新的轉折點。在為患者施針時,滿滿候診者的目光注視下,親眼見證患者病情得到立即的控制或改善,讓我即使常常忙到凌晨也不覺得累,更鞭策著我在下班後繼續鑽研每天所遇到的疑難雜症。
針灸是在1970年代才開始有了現代醫學研究的介入。起初大家想的是要找出流傳數千年”十二經絡”的實質。這方向的研究至今仍無法取得任何證實,於是更多針灸研究方向轉移到止痛與消炎,並取得了一些證據。然而這樣的結果讓西方國家諸如歐美等國,將針灸列入保險给付範圍的同時,也把给付範圍限制在”痛症”。然而根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,針灸可治療的疾病卻是遠大於痛症以外。原因是我應用了胚胎學與現代醫學結合的思維,擴大了治療範疇。
看診時,我把病患身體的表面視為一張藏寶圖,藉由胚胎學及生理病理學的理論,找出病人所需要被調整的穴位,加以調整病人的神經免疫狀態,能成功克服各種疑難雜症。
本書正是以筆者近三十年的臨床經驗,粗淺介紹胚胎學在針灸上的應用概念,也是多年潛心研究探索的一份答卷。然不免缺漏,尚祈各界不吝指導,更期能尋得研究合作的機會。
溫崇凱 醫學博士
博客來訂書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1009079?sloc=main